當前,我國科技事業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各項事業突飛猛進,國家面貌日新月異?!安煌跣?、牢記使命”,我們尤其不能忘記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打下的堅實科技基業;“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尤其需要樹立科技自信,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我國科技等各項事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創新發展賦能強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我們尤其需要大力弘揚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創造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崇高精神品質,不斷凝聚科技事業時代傳承與創新發展的精神偉力,豐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時代內涵。
作為共和國歷史上的一位杰出科學家,錢學森已然屬于歷史,但錢學森崇高精神屬于時代,永垂后世。今天,我們紀念錢學森同志,就是要紀念他“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使中國人民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的家國情懷,傳承他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以“愛國、奉獻、求真、創新”為標志的錢學森崇高精神,蘊含著錢學森對祖國、對事業、對科學、對時代深沉的情懷。在漫長的科學生涯中,錢學森以滿腔愛國熱情,無私奉獻、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中國國防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杰出貢獻,建立了卓越功勛,在中國科技界和全社會樹起了一座巍峨的歷史豐碑。錢學森崇高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高度統一,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匯,值得后人永遠銘記、仰望。
錢學森的科學成就已為歷史銘記、彪炳史冊,他創造的以航天系統工程為代表的大科學工程組織管理經驗和技術,已經融入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時代洪流之中。今天,我們紀念錢學森同志,就是要實現中國科技事業的傳承與發展,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1989年12月25日,錢學森在致聶榮臻元帥的信中指出,“兩彈一星”是把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兵團作戰的成功經驗運用到現代大科學工作上來;這一整套組織管理的制度和方法不僅是科學的,而且也是結合我國實際的,是社會主義的;它們不但在過去的“兩彈一星”事業中是成功的,現在的國家高技術工作也應該采用。加強“可堪大任、能擔重任”戰略科技人才培養成長規律探索,形成科技創新人才不斷涌現、“高峰林立”的良好局面,既是回應錢學森“科技帥才”關切的根本需要,也是國家長遠發展的切實召喚。
錢學森的科學成就熠熠生輝、永載史冊,他的學術思想歷久彌新、永放光芒。今天,我們紀念錢學森同志,就是要為中國高等教育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奮力譜寫時代華章。錢學森畢生心系創新型人才培養。我們要不懈探索科技創新人才成長規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這是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要求。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深感使命在肩、責無旁貸。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我們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做出無愧于時代的新的更大貢獻。
“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更多的錢學森”,這是錢學森的夙愿,也是國家的需要。我們相信,通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接續奮斗,“新時代的錢學森”一定會在祖國的大地上脫穎而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早日實現。(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楊振斌)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